版本导航: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苏科版苏教版
课本导航: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选修一选修二选修三选修四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备课网 > 苏教版高中数学 > 必修三

苏教版数学必修三2.3.2方差与标准差优秀导学案

发布时间:07-13 来源:人教版教学资源

下载地址

“苏教版数学必修三2.3.2方差与标准差优秀导学案”由人教版教师资源网精心整理,注册即可下载!

内容介绍

方差与标准差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是学生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计算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3)使学生掌握通过合理抽样对总体的稳定性水平作出科学估计的思想.

教学重点

用样本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估计总体的方差与标准差.

教学难点

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初步评价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有甲、乙两种钢筋,现从中各抽取一个标本(如表)检查它们的抗拉强度(单位:kg/mm2),通过计算发现,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均为125。

甲 110 120 130 125 120 125 135 125 135 125 乙 115 100 125 130 115 125 125 145 125 145 2.问题:

哪种钢筋的质量较好?

二、学生活动

由图可以看出,乙样本的最小值100低于甲样本的最小值110,最大值145高于甲样本的最大值135,这说明乙种钢筋没有甲种钢筋的抗拉强度稳定.

我们把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range)。由图可以看出,乙的极差较大,数据点较分散;甲的极差小,数据点较集中,这说明甲比乙稳定。运用极差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操作简单方便,但如果两组数据的集中程度差异不大时,就不容易得出结论。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方差和标准差。

三、建构数学

1.方差:

一般地,设一组样本数据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EMBEDEquation.3,其平均数为EMBEDEquation.3,则称EMBEDEquation.3为这个样本的方差.

因为方差与原始数据的单位不同,且平方后可能夸大了离差的程度,我们将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2.标准差:EMBEDEquation.3

标准差也可以刻画数据的稳定程度.

3.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描述一个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标准差大说明波动大.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相关资源

苏教版必修三数学目录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的含义

1.2 流程图

1.2.1 顺序结构

1.2.2 选择结构

1.2.3 循环结构

1.3 基本算法语句

1.3.1 赋值语句

1.3.2 输入、输出语句

1.3.3 条件语句

1.3.4 循环语句

1.4 算法案例

第二章 统计

2.1 抽样方法

2.1.1 简单随机抽样

2.1.2 系统抽样

2.1.3 分层抽样

2.2 总体分布的估计

2.2.1 频率分布表

2.2.2 频率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2.2.3 茎叶图

2.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2.3.1 平均数及其估计

2.3.2 方差与标准差

2.4 线性回归方程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3.1.1 随机现象

3.1.2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3.4 互斥事件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教师之家版权所有
鲁ICP备150204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