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语文2相信未来试题练习题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第2课相信未来
(时间:45分钟分值:42分)
一、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诗句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B.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C.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D.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解析:选A。“相信未来”中间不需要停顿,因为在朗读时必须节奏急促。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比喻历史真相,生活真相。
B.“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年轻”就是优势,年轻就可以战胜衰亡守旧的势力。
C.“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皮肉”借代我们的生命,“腐烂的皮肉”指我们死去。
D.“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脊骨”就是脊梁,指独立不屈的人格。
解析:选A。“历史迷雾”或掩盖真相的东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当文明因为稀有而徒增了虚幻的意义时,成年人将对文明的向往努力地压抑在蓝绿的统一色之下,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却________地追求着心目中神圣的优雅与真诚。
②在众多的歌手中,她是最受年轻歌迷喜欢的,最令人感动的是她将患绝症的女孩请上台,这个女孩________在她身边流着泪唱完了那首《忘不了》。
③茫茫宇宙,悠悠历史,从古至今,向我们展示了无数光怪陆离的现象,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永无止境地________,许多难以解答的奥秘如今得到了科学的、合理的解释。
A.固执依偎摸索
B.执着依偎探索
C.固执依靠摸索
D.执着依靠探索
解析:选B。“固执”指(性情或态度)古板执着,不肯变通。侧重性格,贬义词。“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侧重毅力、精神,故句①应寻执着”。“依偎”指亲热地靠着;紧挨着。也是弱者对强者的依赖。“依靠”指指望某种人或事物来达到一定目的。句②强调这名歌手和女孩的距离之近,也强调了女孩对这名歌手的依赖,故应寻依偎”。“摸索”和“探索”虽都有“寻找、寻求”的意思,但是从侧重点来看,“摸索”侧重于“试探性的”,前途、目的并不明确、清晰;而“探索”侧重于强调过程、方式,而且是不间断的,目的性更明确,故句③应寻探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敬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
B.在文理分科大讨论中,高中教师、学生及家长多赞成维持现状,大学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取消分科,出现了“当事者”赞成分科、“旁观者”取消分科的情况。
C.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D.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焕发新的共鸣。
解析:选A。B.成分残缺,“旁观者”后缺少谓语“主张”;C.语序不当,“接受、理解和掌握”应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D.搭配不当,应为“唤起新的共鸣”。
语序不当之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
在一个句子中,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
辨析时应重点注意以下技巧的应用:
(1)认真分析并列词语之间的时间先后、空间距离、范围大孝程度轻重、情感流程、时局变化、数目常规、成绩名次、法定位置、对应承接等逻辑关系,看有无违反逻辑关系。
(2)倒序检查:对句中并列词语问题如一时无法判断,可将语序前后调换一下,如通顺,则说明原顺序有问题;反之,则无问题。因为并列词语组织时要符合一定的逻辑关系和语言习惯。
如:这是一本好书,它能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
分析:并列词语排列顺序不当。按照事理、逻辑次序,应将“催人进取,促人警醒,引人深思”改为“引人深思,促人警醒,催人进缺。
5.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4分)
①郭路生(食指)更是如此。
②在我的记忆中,他的眼睛从来没有因为快乐而明亮过。
③诗人的天性是多愁善感的。
④抑或是由于惊讶于某事而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⑤眼睛里都像是蒙着一层雾,流溢着惆怅和一种淡淡的忧伤。
⑥无论是他眯起眼睛深情地背诵诗歌时。
序号是: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确定中心话题或陈述对象,保持语句的统一性,理清整个句群的结构(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等),注意每个句子中的指示代词或连接词语(如:人称代词“他”等,连接词“更”“无论”“抑或是”“都”等)。理清句子内部的逻辑性,在解答本题时,通览各句可以看出整个句群应该是总分关系,即先叙述诗人天性,然后分写郭路生的“眼睛”。所以确定首句为③,①中“更是如此”表明①在③的后面。然后再根据②④⑤⑥均写“眼睛”,②为总写,放前面,⑥“无论是”④“抑或是”⑤“都像是”按照连接词的逻辑顺序排列。
答案:③①②⑥④⑤
6.学校要举行诗歌朗诵会,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串台词来导入《相信未来》的朗诵。要求:不少于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答:
解析:串台词关键在于将有关内容巧妙地连缀,灵活地过渡到下一个节目上来。注意本串台词的主题是“相信未来”,写作时要扣住这一主题,可运用排比修辞格。
答案:李白相信未来,他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雪莱相信未来,他吟哦“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海子相信未来,他呼唤“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在“文革”的阴云迷雾中,食指的“相信未来”更是照亮了人们命运难卜的前途。下面请听诗歌朗诵《相信未来》。
二、阅读提升(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10题。(12分)
热爱生命[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