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传递-湘科2001版三年级下

《热的传递》出自湘科2001版三年级下,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热的传递》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热的传递》极简版页面

《热的传递》课件下载

  • 《3 热的传递》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热在金属条上的传递方案研究的问题我们的猜测实验方法(简图和文字)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温馨提示:1.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要对着火吹气,说话;2.小组合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好记录表;3.不要用手触摸加热后的金属条,小心烫伤;4.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小组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负责实验操作(把金属条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等进行加热);一位同学负责实验记录并负责汇报(组长);一位同学负责把金属条夹到纸盘中;一位同学负责先移开三脚架,再盖灭酒精灯。热总是从较热的一段传递到较冷的一端热在金属圆片上的传递实验记录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上传时间:06-1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河南省县级优课).ppt

    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高 温度低返回1234返回1234金属片的传热1从中间加热金属片的传热2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河南省县级优课).ppt
  •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热的传递热是怎样传递给壶里的水的呢?探究物体怎样传热酒精灯火柴感温颜料棉签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热是怎样传递的吗?铁架台和铜丝探究物体怎样传热 ①、实验时,请保持安全距离,不要用手触摸正在加热和加热后没有冷却的器材。 ②、细心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填在实验记录单(表一)上。 ③、加热完后,移开酒精灯,熄灭火焰,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④、加热后的器材不要移动,让它自然冷却。重要提示探究物体怎样传热物体传热实验记录单(一)第____小组  记录人______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蒸煮食物时,锅里的食物由冷变热,热是怎样传递的呢?请你猜一猜实验一:加热金属条火柴棒的掉落顺序1、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要用手触摸加热的铁丝。2、实验过程中,请小组内仔细观察,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做好记录。3、实验完成后,收拾好实验材料,保持桌面整洁。1、测量热水温度时不要烫到手2、将温度计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部3、分工合作观察并记录两个水杯中水的温度变化。热传导像这种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叫做热传导1、热传导2、对流传热3、热辐射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湘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温馨提示1.正确使用酒精灯,不要用手去触摸加热的铁丝。2.实验过程中,请小组内仔细观察,讨论交流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3.实验完成后,收拾好实验材料,保持桌面整洁。实验记录单(一)时间班级第组实验名称物体怎样传热我的猜想火柴棒掉落的顺序→→→实验结果火柴棒掉落的顺序→→→实验结论热是从物体的___部分传向物体的___部分温馨提示注意安全规范操作轻拿轻放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热的传递》教案下载

  •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热的传递教材分析《热的传递》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与热》的第三课,这是一节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由“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修改)两部分构成。本节课把教学的重难点定位在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得出热在传导过程中的特点,理解热传导的规律。尝试解决问题获得事实证据,掌握热是怎样传递的科学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课承接第二课《热胀冷缩》的内容,引出物体热传递。本课得出的结论有为第四课《谁的传热本领强》的展开起了铺垫作用。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单元的前两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冷与热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温度则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热量相对较多的物体(部分),我们就称它温度高,热量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河南省县级优课).docx

    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铁丝(钢条)、热水;火柴、金属圆片、酒精灯、蜡烛油、凡士林等。教学过程引入:在烧杯倒入热水,然后放入一根铁
    上传时间:07-17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河南省县级优课).docx
  •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一个活动:物体怎样传热,教材是这样设计实验的,用酒精灯加热铁丝,热量传递过程中使蜡熔化,粘在铁丝上的火柴逐一落下。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并分析实验现象,了解热的传递方向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第二个活动:测量变化的水温,通过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发现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发现热传递的结果是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加强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由于活动的完成需要学生间合作,因此学生能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乐于合作。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冷与热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温度则是表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热的传递【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扎实完成自己的任务。【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教学准备】金属棒、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支架、温度计、大烧杯、小烧杯、热水、冷水等。教学导入金属丝放入热水中发生了热传递1、出示一根金属丝,指生触摸金属丝,再说一说感受。2、出示一杯开水,将金属丝放入开水中,半分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第一单元冷与热3.热的传递(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经历探究热的传递规律过程。2.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连续观察并记录的能力。3.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找寻其中的科学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认真细致的观察。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懂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科学知识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部分)传向低温物体(部分)。3.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教学重点:探究热传递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热传递的规律。教学准备:
    上传时间:10-05 进入下载
    《3 热的传递》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