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钟婉蓉【教学目标】通过读拼音,自主识字和编字谜的方法认识15个生字,会写“敬”字。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编字谜的识字方法识字。难点: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创设旅游情景,师生谈话引出课题。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析课题二、导入旅游情景图,认识生字。1.旅游路线1:春节出示图片,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2.相机导入生字,学生自主学字。(小老师带读,去拼音读。)3.教师提问:你认识哪些生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指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总结已学的识字方法。4.识字游戏检验:放鞭炮三、导入旅游情景图,学习识字方法---编字谜
2传统节日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
《传统节日》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及日期,了解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习俗。2、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中华民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活动重点: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准备:学生:传统节日的代表图片及相关资料,排练舞蹈、绘画、手工、收集古诗、春联等。老师:1、各个传统节日的场面及传说的相关图片的课件。2、收集或上网下载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资料,设计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一、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1.欣赏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前几天我们刚刚过完的是什么节?(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
第四节2015年8月11日课题 中国传统节日教学教案(三) 课型 语文活动课 课时 1课时 教目重点难点 重点:更深入地认识传统节日难点:学习古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讲义,事先写好古诗板书 教过程 师生活动 课堂随笔 引入:上课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元宵节是什么时候?(正月十五)寒食节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重耳和介子推)大家跟我一起诵读《清明》(诵读)师: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他遭人诬陷,被楚怀王罢官,眼睁睁地看着国家危亡却无力拯救,于是抱石投汨罗江而死。百姓哀痛。向汨罗江中倾倒黄酒来药晕蛟龙,投喂粽子米饭来喂饱鱼虾,以防蛟龙鱼虾咬食屈原尸体。师:为大家介绍端午的起源和古文知识。“端午”本名“端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他们正在干什么?(春节贴春联、放鞭炮)(2)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拜年、吃饺子]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2)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3.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