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北师大版必修2历史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出自北师大版必修2历史,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极简版页面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件下载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山东省市级优课).ppt

    *****国际视角看必然①请同学观看视频,思考:概括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②英国、孤零零的苏联、苏联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是必然选择;避免中国的命运,必然增加国防力量。*你能想到什么?*社会主义万岁!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国家……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课程目标目标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山东省市级优课).ppt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917-1924年1924-1953年列宁斯大林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背景2、内容3、评价1、背景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广 西县级优课).ppt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1953-19641917-19241924-19531964-19821985-1991戈尔巴乔夫主题剖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单元概览1991年1918年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广 西县级优课).ppt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广 西县级优课).ppt

    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国家……100年前,“一声炮响”,开创了一个新世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1953-1964年1917-1924年1924-1953年1964-1975年1985-1991年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社会主义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广 西县级优课).ppt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广 西市级优课).ppt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读一读想一想你参加红军了吗?请回答: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时期:非常政策:探索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2、内容:项目主要内容农业政策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PPT课件(广 西市级优课).ppt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下载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设计的想法“社会主义”一词学生耳熟能详,但是学生更多是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来理解的。从经济成长历程来说,社会主义如何成为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对历史的审判,不是一次性对话,也不是单向的对话,而是双向的、多次的对话。自从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理论后,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反复思考与实践,这无形中是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本课以“马克思与列宁的对话”、“领袖与农民的对话”、“列宁与资本家的对话”、“斯大林与作家的对话”、“邓小平与马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x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教学设计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式,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教学目标利用史料分析法、历史比较法、问题探究法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及对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让学生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总结这两种经济模式的经验,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对比,得出市场和计划都是建设现代化的手段的结论。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结构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难点: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x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教材分析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联系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高比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苏联“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能力目标: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并通过教材中所显示的材料分析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必然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建立,都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必须与本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课时,本单元通过相对简短的两课,概述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社
    上传时间:07-19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 西市级优课).doc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目标本课讲述了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A、知识与能力(1)掌握列宁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成立。(2)掌握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弊端B、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让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认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广 西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