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人教版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出自人教版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极简版页面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课件下载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纳木错(天湖):在藏族人的传说里,藏历羊年转湖念经一次功力胜过平时转湖念经十万次。念青唐古拉山:在宗教上是全藏最著名的护法神,也是北部草原众神山的主神。和纳木错是生死相依的情侣。嘛呢石,比石头更坚硬的信仰神山:冈仁波齐,信徒们坚信转山一圈便可消除罪恶,转山108圈不但全部罪恶消除,且能够飞升成仙。经幡,也称风马旗,每随风飘动一下,就是诵经了一次,为人们向神灵祈愿。藏族人民把经文放在转经筒里,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颂经文一次。跳神活动:是藏传佛教寺院最隆重的祭典活动之一。跳神的目的很广泛,可请神来消灾治病、驱邪撵鬼,也可请亡灵对话。大昭寺:西藏的第一座寺庙,是整个藏族地区最重要的寺庙当历史尘埃落定,只有风雨中的人类遗迹在传递着远古的回音。磕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第3课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遗产遴选标准: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布达拉宫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中文名称:拉萨布达拉宫●英文名称:ThePotalaPalace●批准时间:1994年12月●遗产种类:文化遗产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内容特色或价值与自然关系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和谐融洽建筑历史宗教装饰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柏海迎亲队伍要迎娶的是谁?关于这《新唐书》有史料记载如下。公元641年,这位与我们家乡文成县同名的大唐公主,远嫁给2800公里外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这反映了唐朝的什么民族政策?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做了什么?643年,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特地在今拉萨河畔的红山上,为她修建了红山宫。 *对松赞干布在《玛尼全集》里红山宫的描述,可用哪些词来形容?宏伟、壮观**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红山宫,那么大唐文成公主又给吐蕃带去了什么嫁妆?文成公主带去中原的谷物蔬菜种子、各色工匠、书籍、农业制造和冶金等技术,带去了中原的文化。走在送亲队伍最前面的是文成公主最贵重的嫁妆——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描绘了这段历史。*因释迦牟尼十二岁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浙江省市级优课).ppt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汉藏友好交往、民族团结的见证拉萨从数字看布达拉宫海拔3700多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主楼高115米,共13层,全部为石木结构;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宫墙红白相间;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你对布达拉宫的印象来自哪里?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浏览网页,访问专家学者阅读文献,观看影视、视频……赏文物寻价值思保护悟融合展物一之唐朝之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案下载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选修六第五单元《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知道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位置、由来、建筑风格。理解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地位:本课是选修六第五单元第三课,从空间上看,本课与必修一有直接的关联,无论是清朝的边疆政策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与西藏都有关系。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必修一所学的内容。或是也可以作为课后的练习。从时间上看,布达拉宫的建筑历史非常的久远,但是至今它还是屹立在拉萨的红山之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建筑群。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了解这一项旷世奇迹。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识记布达宫、大昭寺的由来、主体建筑、艺术风格,理解布达拉宫形成藏汉合璧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布达拉宫的位置与“布达拉”的含义;布达拉宫的历史;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布达拉宫建筑的艺术风格2、布达拉宫形成藏汉合璧风格的原因;3、大昭寺的位置;大昭寺的历史;大昭寺的建筑风格4、理解大昭寺是藏、汉、尼泊尔与印度风格的统一5、运用布达拉宫建筑风格和所珍藏的文物,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理解大昭寺内珍藏的文物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过程与方法:1、图片赏析2、创设情境3、问题探究4、表格归纳5、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1、布达拉宫建筑艺术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所珍藏的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大昭寺的建筑风格和所珍藏
    上传时间:06-29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介绍了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布达拉宫,以及于2000年和2001年先后被增补为扩展项目的大昭寺和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的建筑艺术主要呈现出藏汉合璧的风格,它们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是藏汉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所藏的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以布达拉宫和大昭寺所呈现的建筑风格为基本出发点,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两大建筑群的风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抵制任何妄图把西藏从中国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docx
  •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x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汉藏友好交往、团结协作的见证一、设计思路及教学立意本课选自人教版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5单元第3课,主要介绍布达拉宫及大昭寺的由来、建筑、建筑风格以及它们的价值。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昭寺于2000年被增补为这项世界遗产的扩展项目。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对布达拉宫的了解是比较少的,实地参观过布达拉宫的就更少了。因此,讲好本课难度较大,意义也大。布达拉宫、大昭寺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藏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具有较高的价值;她们是藏汉人民友好交往、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更是藏汉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因此,将本课的教学立意定为“布达拉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3课 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