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教案下载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省级优课).docx

    附件3:教学设计模板苏艳平课题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滚滚长江学科地理适用年级八年级学时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湘教版(第50页——54页)【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长江的概况和各河段的水文特征,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开发利用的现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掌握使用多种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述的能力。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长江的巨大作用及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了解长江出现的洪灾及生态环境遭到的破坏,教育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上传时间:06-03 13:05:52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省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2课时长江【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的主要内容: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2.本课的地位教育功能:长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代代传承的载体。学好长江这一课,能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感叹,能增强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长江都或多或少有一点认识,但是他们的这种认识只是浅层次的,没有上升到理性和情感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上传时间:12-04 07:58:11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x

    附表12017年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课名滔滔黄河袁丽娜学科(版本)地理(湘教版)章节第二章第三节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黄河的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传时间:12-04 07:53:47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本课内容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创设情境,设计一些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判读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分析判读的过程中掌握读图用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分类活动,能说出从哪些方面描述一条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能简单分析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2、教师通过讲解,根据影响流速的因素入手,读长江流域图,分析判读长江各河段的流速变化情况。让学生学会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方法。3、学生通过下载资料,分析归纳出长江各河段泥沙含量、水量、结冰期等水文特征,提高了学生读图
    上传时间:12-04 07:51:39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doc

    探究问题一:长江概况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2)岷江、汉江、嘉陵江、赣江分别与长江干流交汇于哪些城市?(3)长江在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和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时分别经过什么山脉?分析:结合地图2-40、2-46、2-8作答。探究问题二:长江干流剖面图例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1)据图分析,从上、中、下游来看,长江干流落差最大的是游河段,形成的著名峡谷有,自源头至,是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2)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完工,从地势的角度来看,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坝有什么好处?(3)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会产生哪些效益?分析: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
    上传时间:12-04 07:44:58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甘肃省市级优课).doc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2、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3、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4、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5、对黄河的“功”与“过”有一个辩证的认识;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自然特征分析以及黄河的综合治理。教学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黄河的治理措施。【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激趣引入』视频《黄河》师:这段视频播放的是我国的哪一条河流啊
    上传时间:12-04 07:42:41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教学设计《滔滔黄河》第一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基本地理概况,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能够分析“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治理措施;3、能够一分为二的看待黄河的功过。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作为八年级学生,对黄河有个最基本的了解,再加上前面已经学习了长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提高他们的读图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的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
    上传时间:12-04 06:54:11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黄河(一课时)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学习小组板书:一.识黄河黄河的概况二.颂黄河黄河的贡献三.忧黄河黄河的危害四.治黄河黄河的治理小结:一、黄河的概况二、黄河的贡献三、黄河的危害四、黄河的治理
    上传时间:12-04 06:47:19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滔滔黄河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学生在七年级已学过世界地理,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的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区域分析方法对学习中国地理仍然适用。但从地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在本节的学习中,尝试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即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教材分析】《滔滔黄河》是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长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第二
    上传时间:12-04 06:44:27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

    审核时间:2017年3月22日授课时间:_____年____月 日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学习目标: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河段的特征。2、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成因。3、学会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了解黄河现存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一、激趣导入:情境创设:播放黄河视频二、自研自探(相信自己!)1、根据上节课学习长江的方法,读P55图2-53黄河水系完成下表:黄河 源流概况 发源地 ? 注入海洋 ? 长度 ? 上中下游分界 主要支流 流经省区(简称) ? 流经主要地形区 ? 塑造地形区 ? 水电站 ? 2、将下列地理事物填到水系图中: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桃花峪、湟
    上传时间:12-04 06:03:07 进入下载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黑龙江县级优课).doc

《中国的河流》教案下载

本栏目共收录10套中国的河流优秀教案供大家下载
课文:中国的河流
教材: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