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发布时间:12-03T06:07:50

*

自然环境

——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说出其分布特点。

3.分析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理解山区的概念。知道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

5.分析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地势阶梯的名称及其之间的界限

海拔(米)

地形区名称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

高原

《2.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资源

  • [课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山西省县级优课).ppt

    复习八(上)2.1—2.2刘月宁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2.掌握我国主要山脉走向、分布,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3.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山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优缺点。4.掌握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刘月宁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巫山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中国西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地势明显下降,这里分布着海拔1000~2000米的高原和盆地,局部低于500米。第三级阶梯:从第二级阶梯向东,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这里主要分布着平原和丘陵。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山西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x

    白彩连科目地理时间课题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和对不同地区的合理开发合理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课前准备多媒体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说出其分布特点。过程与方法1.分析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青海省市级优课).docx

    课题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审核教师授课时间6.1年级科目八年级地理课时第一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2、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地势特征对中国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培养了解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说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河流、气候的影响。教学难点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青海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青海省省级优课).doc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学生自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分钟)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体会我国地形的多样性。二、温故互查:(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二人小组交流,一名学生展示。3分钟)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江苏4.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江苏B山东C河南D上海5.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青海省省级优课).doc
  • [教案]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我国地势特征,并能在图上标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和气候的影响。3.在图上指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名称和位置。2、过程和方法: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2.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学习重点:1.运用地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地形特点。2.我国主要山脉和地形区。3.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学习难点:地势、地形对其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学习内容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第一课时) 策略手段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图析图 三、当堂训练,达标测试1、关于我国地势忧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我国水能蕴藏量大?B.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使我国耕地资源丰富?D.使我国内陆地区降水丰富2.从地理角度看,我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原因是(  )A.离太平洋近    B.地势西高东低C.地形复杂多样D.季风气候显著3、写出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②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③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④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⑤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⑥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⑦HTMLCONTROLForms.HTML:Text.1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你的家乡在哪级阶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说出其分布特点。3.分析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理解山区的概念。知道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比例。5.分析山区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地势阶梯的名称及其之间的界限海拔(米)地形区名称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高原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 [素材]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学生学案(青海省省级优课).doc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知道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能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体会我国地形的多样性。二、温故互查: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江苏2.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A江苏B山东C河南D上海3.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A秦岭---淮河B黑河—腾冲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4.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A.汉族B.苗族C.壮族D.蒙古族5.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A.贵州B.云南C.广西D.新疆三、预习检测:1、我国地势的高低。2、我国的地形特点是。四、设问导读: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学生学案(青海省省级优课).doc
  • [课件]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青海省市级优课).ppt

    第二章自然环境 ——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第二章自然环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马新程1.了解地势概念。2.运用图文资料,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3.分析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对我国的地势特征作出简要评价。一、西高东低的地势学习目标高低读教材第19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地势的概念。 2.观察右图,判断地势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的变化。教学建议自主学习一、西高东低的地势【读图提示】(1)读出图名。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PPT课件(青海省市级优课).ppt
  • [素材]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说课材料(青海省省级优课).doc

    2.1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说课设计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教学师范活动,感谢大家给我这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第一节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第一课时。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就本节课,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2、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识记各山脉以及地形区的名称和特征。(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3)让学生在读图分析、总结规律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教学重点:
    上传时间:12-03
    《2.1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说课材料(青海省省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