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台湾-习题(部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2-04T06:53:22

【随堂练习】

1.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是______省。台湾岛东临_____洋,南面是___海。

(2)台湾的地形以_____为主,最高峰是_____,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部。

(3)台湾岛地处亚欧板块与_____板块交界处,因而多火山地震。

2.填出下列物产对应的美称

物产

美称

甘蔗

水稻

热带、亚热带水果

海盐

3.关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岛多港口B.吸收外国资本

C.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D.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4.“台湾大陆一家亲”探亲团到台湾探亲前,查阅台湾省的相关资料,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A.居民主要以高山族为主

B.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森林覆盖率高,生物资源丰富

《台湾》教学资源

  • [课件] 《台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孟庭苇的《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第七章 认识我过的区域第二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余光中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思考:诗中“我在这头”指的是什么?1、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的领土;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3、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环境等特征;
    上传时间:12-04
    《台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台湾》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第五节台湾省讨论题第一组:根据历史、语言、习惯,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第二组:观察地图,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台湾省的组成特点。第三组:观察台湾地图,分析台湾的地理位置,探讨台湾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将结果做适当记录。第四组:旅游小组介绍台湾的旅游景点和民族。第五组;观察地形图,探讨并描述台湾地形特点。第六组:观察台湾气温,降水图,说出台湾气温、降水概况,归纳气候特征,根据气候特点说出物产及其分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1949年蒋介石败退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分割至今。从历史看:台湾自古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它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州,明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
    上传时间:12-04
    《台湾》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 [课件] 《台湾》PPT课件(内蒙古县级优课).ppt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刘帅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通过阅读史实材料,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3、了解台湾“进口—加工—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情境荟萃图释导学梳理归纳评价园地阿里山云海情境荟萃澎湖湾“双心石沪”钓鱼岛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图释导学外向型经济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上传时间:12-04
    《台湾》PPT课件(内蒙古县级优课).ppt
  • [课件] 《台湾》PPT课件(陕西省县级优课).ppt

    *中国地图出版社SINOMAPSPRESS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一、祖国的宝岛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文字播放!多山的海岛看图说明台湾的地势变化多山,地势东高西低,平原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区。阿里山风光玉山风光日月潭风光台湾岛主要物产台湾水果台湾的樟树美丽富饶的宝岛
    上传时间:12-04
    《台湾》PPT课件(陕西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台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尊奉妈祖,都喜欢喝功夫茶,同属闽方言语系。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州,明代始称台湾,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创。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略者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地缘关系——血缘关系——文化关系——历史关系从地缘、血缘、文化、历史等来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环岛心动之旅学习
    上传时间:12-04
    《台湾》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台湾》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五节台湾省李晓燕2010.3第五节台湾省教学设计 本节课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经过一年多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明确地理是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课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识图、用图等地理学习技能和方法。具体说台湾省是学生学习中国的区域差异的这一章中第五节的内容,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运用地图说出区域地理位置、范围,及说出主要地形类型、描述区域特征的方法,以及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单评价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但是经过几年的教学我也发现了问题,如学生提起台湾省只是想到日月潭,对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经济特点等问题了解甚少,且不太感兴趣,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依据《地理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指出台湾
    上传时间:12-04
    《台湾》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 [课件] 《台湾》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第八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第二节南方地区——台湾诗歌欣赏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台湾台湾旅游宣传片1行在台湾01台湾的位置、范围1.半球位置一.位置、范围思考:台湾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0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1.半球位置一、地形
    上传时间:12-04
    《台湾》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 [素材] 《台湾》习题(陕西省县级优课).docx

    台湾读台湾省位置与范围示意图,完成1~3题。1.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甲省是A.福建省B.广东省C.浙江省D.江西省2.图中①、②、③、④海域分别是A.东海、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B.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南海C.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D.南海、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3.下列岛屿中,不属于台湾省的是A.赤尾屿B.澎湖列岛C.钓鱼岛D.琉球群岛4.台湾多发地震,是因为A.地形崎岖B.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C.人口、经济密集D.地处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5.台湾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读台湾岛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6~8题。
    上传时间:12-04
    《台湾》习题(陕西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台湾》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doc

    2.通过阅读教材图文材料,结合小组探究,从农产品方面列举出宝岛有哪些美称,并能解释其原因。3.通过课堂探究,知道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2分钟新课讲解20分钟知识拓展:5分钟三、课堂练习10分钟四、课堂小结2分钟五、作业布置1分钟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诗朗诵《乡愁》,播放视频完毕,以问题引入,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反应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多媒体展示出多幅台湾自然、人文环境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体会美丽富饶的台湾省
    上传时间:12-04
    《台湾》教学设计(内蒙古县级优课).doc
  • [教案] 《台湾》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台湾省教学设计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背景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图片、媒体报道,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台湾省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教学课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1、知道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及其组成部分,知道台湾的地形、气候、资源。2、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和借助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祖国神圣的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和“出口导向型经济”三方面内容。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是第一、二部分内容:台湾
    上传时间:12-04
    《台湾》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