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发布时间:08-18T17:19:5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的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分析了村民委员会、居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能,阐明了基层民主所具有的特点。

第二目“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广大人民如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来保障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阐明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懂得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人民群众通过哪些形式的实践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深刻领会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扩大基层民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力的基本政治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深入推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基层民主的特点;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形式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四、教学过程(所有涉及视频及相关资料可选择性使用)

课程导入:

观看视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上图是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播放。)

总结: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是伴随新中国发展历程而生长起来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个视频中,详细地介绍了我们这节课涉及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不同职能,反映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接下来,我们对这些内容再做进一步的学习了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资源

  • [课件]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集体备课ppt课件.ppt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政治认同:知道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科学精神:了解村委会和居委会的内容,能够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法治意识:能够依法参与基层群众自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二)发展基层民主的实践 本课主要内容 材料:1980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果作屯六个生产队的85位农民,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村民委员会——果作村民委员会。 中国第一个
    上传时间:08-18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集体备课ppt课件.ppt
  • [课件] 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相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基层群众政治参与的好制度,有其独特优势,树立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会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的事例;会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法治意识】明确村规民约不能与国家法律冲突;明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 【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有序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中去。 同学A: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吗? 同学B: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同学C:三个牌子挂在一起,说明三个机构的组成人员是一样的吧? 同学D: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委会是什么关系?它们管的事
    上传时间:08-18
    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 [课件] 统编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第三册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多媒体精品ppt课件.ppt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高一年级 思想政治 本框题内容分为两目 第一目: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第二目: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某班同学在社会实践中,看到某村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 分别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牌子。 围绕三块牌子,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1)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吗? (2)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 (3)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同时在这三个机构任职吗? (4)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管的事情是一样的吗? 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什么关系? 探究与分享: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视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 (1)
    上传时间:08-18
    统编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第三册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多媒体精品ppt课件.ppt
  • [教案]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docx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学科 思想政治 学段: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 年级 高一 教材 书名: 《政治与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12 月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阐释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结合实例,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环节一 导入
    上传时间:08-18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docx
  • [学案] 高中必修第三册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名师优质课导学案.docx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阐释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结合实例,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内涵和意义。 【课前预习任务】 查阅文献资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了解我国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法律规定,学习基层群众自治的形式、自治组织的组成与职能等。 观察自己所在的小区或村庄,了解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其运行方式和履行的主要职能;有条件的学生可走访所在的居(村)委会,了解其日常工作;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利用业余时间到居(村)委会担任志愿者,在为居(村)民服务的同
    上传时间:08-18
    高中必修第三册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名师优质课导学案.docx
  • [教案] 统编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三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2)村民自治: 性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内容: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
    上传时间:03-07
    统编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三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
  • [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的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分析了村民委员会、居民民委员会的产生和职能,阐明了基层民主所具有的特点。 第二目“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介绍了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广大人民如何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来保障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阐明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基层群
    上传时间:08-18
    统编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三册政治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集体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