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人教版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出自人教版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极简版页面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课件下载

  •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寻找夏文化——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大禹的?至于禹从何来?……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虫也,……”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顾颉刚如果你想证明夏文化的存在,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证据?为什么?A.大禹治水的传说B.《史记》中夏本纪的记载流传下来史书文献的记载是否一定可信?司马迁(约生活在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根据文献记载推测,夏王朝存在于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这封信里说的,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教案下载

  •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人教版历史选修5第四单元第1课《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缺乏一定的考古学常识,但对考古学普遍具有一定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顾颉刚等历史学家对中国古史的质疑;知道二里头遗址发现和发掘的过程。过程与方法理解历史传说、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自豪感;树立学生客观理性看待学术争论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表达爱国情绪,能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实干的动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历史传说、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难点:二里头文化在夏文明探索中的意义。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