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出自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燃烧与灭火》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素材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燃烧与灭火》极简版页面

《燃烧与灭火》课件下载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燃烧与灭火一、了解燃烧现象及条件、灭火的原理和常用的灭火方法。二、探究燃烧的条件,概括出灭火的原理,知道灭火的方法依据。三、通过燃烧的条件,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目标导向解决以下问题1、什么是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常见灭火的原理,知道灭火的方法依据。自主学习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用品】小石头、小木条、蜡烛、酒精灯、小烧杯、镊子、火柴、石棉网等。【发现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提出假设】我认为燃烧所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自主学习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小木条和小石块,分别用酒精灯点燃,观察实验现象。
    上传时间:09-11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火火燃烧火灾情况灭火方法灭火的原理1.用水灭火2.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3.……1.用锅盖盖灭2.往锅里放菜3.……油锅着火森林着火房屋着火1.用水灭火2.用二氧化碳灭火器3.……物质可以燃烧的最低温度根据提供的用品,尽可能多的找出熄灭蜡烛的方法。提供的用品:
    上传时间:08-21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燃烧与灭火谢兴菊你能描述出哪些燃烧的现象?说一说燃烧事例燃烧现象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有水雾发光、放热、化学变化: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结合生活经验猜测发生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想一想
    上传时间:08-12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市级优课).ppt

    内江天津街火灾西林大桥五粮液商店火灾什么是燃烧呢?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提出问题: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张纸和一块粉笔头在酒精灯上点燃点燃两支蜡烛,放在桌面上,其中一支用烧杯罩住用镊子分别夹取小木条和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纸能燃烧,粉笔头不能被燃烧用烧杯罩住的蜡烛一段时候后熄灭,另外一支正常燃烧小木条很容易被点燃,煤块很难被点燃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上传时间:09-04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四川省市级优课).ppt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燃烧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猜想呢?*化学反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掌握了反应条件就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否,例如燃烧。但有时候燃烧过于剧烈,难以控制,就要想办法赶快逃生!*初三化学鲁教版上册你所了解的哪些物质能够燃烧?这些物质燃烧分别有哪些现象?在这些燃烧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点吗?镁条铁丝木炭发光、发热氧化反应可燃物如果你和朋友去户外野炊,你要怎样利用周围的物品快速、安全地生火呢?需要什么物品?要如何操作?....
    上传时间:02-26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燃烧与灭火》教案下载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树立安全意识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火即燃烧并不陌生,知道火用途很多,也知道火灾的可怕,但是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学生是不了解的,对火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1、对着火点的理解2、对实验事实进行逆向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的形成,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
    上传时间:01-20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第六单元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体验和生活经验,能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灭火、促燃的原理。(2)学会火灾自救和逃生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变化的情景和问题引导下,不断运用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对素材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是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通过对“或”双面性认识和控制,梳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2)通过体会控制燃烧的意义,树立环境资源意识,感受化学在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3)通过“火灾”、“火场逃生”等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并且提升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的条
    上传时间:06-19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具准备]1、仪器:镊子、酒精灯、大烧杯、小烧杯2、药品及其它:水、火柴、木块、蜡烛、胶水
    上传时间:07-01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市级优课).doc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知道防火、自救的常识。3.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具准备]
    上传时间:07-15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四川省市级优课).doc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考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与外因对变化产生的影响,学习辩证地认识事物。2、通过活动和探究,提高学生善于发现并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能力,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的科学方法。3、联系生活实例,通过火灾防范的学习,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的方法之微观解释 教法 讲授
    上传时间:06-17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燃烧与灭火》素材下载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学情分析】燃烧与灭火_化学_初中_陈菲(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燃烧与灭火【学情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课题对学生既亲切又熟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也已经掌握了木炭、红磷、铁丝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因此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并不算大。但学生对燃烧现象很少注意观察,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因此,在对本节教学资源的选取上应注重源于生活,在此基础上的创设情景,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设计中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相互联系,进行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观察、分析来获取本课主要知识点,充分发挥直接经验的作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来控制反应的进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物
    上传时间:01-01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学情分析】燃烧与灭火_化学_初中_陈菲(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效果分析】燃烧与灭火_化学_初中_陈菲(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燃烧与灭火【效果分析】本节课设计由学生回忆已知的燃烧现象引入,归纳出燃烧的定义,学生能较轻松地回忆旧知,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整节课以学生野炊作为主线,通过“我会生火”、“我会旺火”、“我会灭火”三个环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条主线的设计既可以促进学生意识到可燃物的无处不在,认识燃烧和灭火的有效方法,又有助于学生提高防火意识以及灭火、自救能力,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和加强。在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和“水中生火”的实验情景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燃烧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这一知识目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这两个
    上传时间:07-28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效果分析】燃烧与灭火_化学_初中_陈菲(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观评记录】燃烧与灭火_化学_初中_陈菲(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燃烧与灭火【观评记录】今天聆听了陈菲老师的一节化学课《燃烧和灭火》,很有感触。这堂课与生活十分贴切,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陈老师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学生的认知起点、障碍点和发展点。知道本节课首先要认知燃烧的条件,其次是燃烧的化学本质,灭火的原理、灭火的方法。首先陈老师通过复习镁带燃烧,铁丝燃烧等旧的知识让学生寻找燃烧的共同点,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燃烧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来完善燃烧的概念。然后陈老师通过实验、野炊炉火的引燃与熄灭和学生一起讨论,得出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让学生
    上传时间:01-22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观评记录】燃烧与灭火_化学_初中_陈菲(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灭火习题(广 西市级优课).docx

    课题:6.1燃烧与灭火(习题)【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要点燃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A.高于150℃B.高于或等于150℃C.为150℃?D.不低于150℃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着的木条熄灭?B.燃烧更旺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5.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
    上传时间:09-12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灭火习题(广 西市级优课).docx
  •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

    牛刀小试选择题1、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用扇子扇炉火,炉火更旺,其原因是()。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的着火点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2、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置,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开窗C.所在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逃离火灾区3、.下列情况所采用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酒精灯不慎
    上传时间:07-22 进入下载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灭火同步练习(四川省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