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岳麓书社版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出自岳麓书社版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教师之家为您提供《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素材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极简版页面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下载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北京市县级优课).ppt

    甲午战争既是中日双边冲突,又是大国博弈的产物,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至今未消。2014年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全景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入解读和全面审视,推动了全社会反思甲午的热潮,重铸“国家魂”、“民族魂”*西方人称他是“隐士王国”从1637---1894年这两个半世纪中,他有507个使团到过北京,也有169个中国使团前往。16世纪末日本曾两次派兵入侵,中国不惜花费2000万两,不顾国库空虚,军备废弛,帮助他抗击日本。---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39页(表述稍有调整)课标要求:列举1894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华的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大陆政策积极扩张蓄谋已久(重要原因)甲午战争提供契机朝鲜(东学党起义)(直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北京市县级优课).ppt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祭奠历史,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120年前的甲午年,1894年,是中国走向没落深渊的起点。  60年前的甲午年,1954年,是中国走向重建和振兴的起点。  今年的甲午年,2014年,是中国走向世界最强行列的起点。——2014年1月29日科技日报《甲午战争120年祭: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长崎十三行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思考当时中日两国战败的共性原因有哪些?鸦片战争黑船来袭1、“近来清朝鸦片烟之乱,乃前车之覆辙。”2、“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习到西洋之法。”1、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绝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2、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在中国社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山西省市级优课).ppt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加深——列强侵华史第二讲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标提示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一、中日甲午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侵略野心由来已久。(2)具体原因:日本经济危机爆发,社会动荡,政局不稳。(3)有利条件:清政府的腐败,军备落后。(4)导火线:朝鲜起义。2.过程(1)年7月,日军在偷袭清军运兵船。(2)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展开决战。3.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中日签订《》。东学党1894丰岛海面黄海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云壑凤泉入画图,水廉亭畔客怀孤。 海桐花发山桑熟,细雨春林叫鹁鸪。春泉流涧晓潺潺,古院无人尽日闲。 落尽碧桃归未得,望仙桥畔望家山。丘逢甲(1864-1912)1898-1899任东山书院山长东山八景之一:曲水流东山八景之一:望仙桥【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1896)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本节课老师设置三个问题: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读者》第1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6月2日,日本做出入侵朝鲜、与清军开战的决定,3天后就成立了战时大本营。日军攻占平壤仅用两天时间,突破鸭绿江防线只用3天时间,著名的黄海海战持续5个多小时。从战略上看,作为一场改变两国命运的战争,战场从朝鲜半岛一直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还包括黄海、渤海广大海域在内,可是整个战事前后不过9个月的时间。“我求利在于速决,彼求利在于缓慢”。——日本驻华公使柳原前光问题:日本为何能这么快战胜清政府呢?●国之耻:中国何以战败?——同途殊归之变革洋务运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造之器。——李鸿章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案下载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

    了解甲午战争的基本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反抗列强侵略的斗争精神2.过程与方法以历史的视角,利用图文资料,客观认识甲午战争的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思历史:甲午战争使民族危机空前加强,危机之中也有转机,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变革。纪念甲午思考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社会的变革2.教学难点:宏观把握国际局势对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新课程下的讲授法 教学资源:课本、课件、学案、多媒体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隐士王国”的故事导入 通过故事知道所涉及的国家中朝之间的关系 历史情境的惊人相似,战争结局不同,但中国的国运却因此而改变。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doc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甲午战争》教学设计姓名:郭恒栋学科:历史学段:高一第14课甲午战争——一个历史的侧面:从日本看近代中国一、课前准备【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三维目标目的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和经过;《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对日本、对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及对中国各阶级阶层等),引导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理解认识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找出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doc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背景,剖析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目的和实质2、掌握西方列强发动这两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经过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史实,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略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侵略的历史。3、掌握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剖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性,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是逐渐形成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西方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原因和目的。2、引导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进行列表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中概括和归纳其危害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广东省县级优课).doc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

    第14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能够分析其原因,理解两次战争分别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借助校史和区域史结合教材并补充材料,引导学生从现实走进历史,从史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理解历史概念的历史和现实含义。(2)采用问题形式,调动学生逐步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论证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的差别,珍惜现实生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共同原因和历史影响。难点: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三、教法:史料分析方法;问题诱导法四、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我知道些什么?第二部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甲午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通过分析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两面性。教学重点:多角度分析甲午战败的原因。教学难点:认识甲午战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读者》展示材料:材料1:1894年6月2日,日本做出入侵朝鲜、与清军开战的决定,3天后就成立了战时大本营。日军攻占平壤仅用两天时间,突破鸭绿江防线只用3天时间,著名的黄海海战持续5个多小时。从战略上看,作为一场改变两国命运的战争,战场从朝鲜半岛一直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还包括黄海、渤海广大海域在内,可是整个战事前后不过9个月的时间。材料2:“我求利在于速决,彼求利在于缓慢”。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素材下载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

    第25课甲午中日战争【高考考纲要求】甲午中日战争【考点考情分析】近三年北京卷未涉及相关考点。其他省市考察经济方面较多。应关注甲午战争后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知识梳理】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利用图示加以说明)二、战争经过时间:战争双方:主要战役:(填在图中①②③④)列举爱国将领:战争结果:三、《马关条约》内容及危害《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割地赔款通商设厂四、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北京市县级优课).docx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第14课甲午战争——一个历史的侧面:从日本看近代中国一、课前准备【教学目标】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方法】史料教学、合作学习法二、课堂讲授一、导言:《甲午战争120年祭: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祭奠历史,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120年前的甲午年,1894年,是中国走向没落深渊的起点。60年前的甲午年,1954年,是中国走向重建和振兴的起点。今年的甲午年,2014年,是中国走向世界最强行列的起点。——2014年1月29日科技日报二、授课(一)惊天危机,大梦谁先觉?—日本:一个从中国的战败中惊醒的国家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案(山西省市级优课).doc
  •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后习题(广东省市级优课).doc

    第14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堂习题问题1:阅读教材内容分别概括指出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问题2:据教材内容指出这两次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的具体表现是什么?问题3:据教材内容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问题4:据上述大事年表,至少提炼一个中国社会阶层行动起来寻求摆脱苦难的主题。PAGE第PAGE1页共2页
    上传时间:11-20 进入下载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后习题(广东省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