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出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师之家为您提供《陈太丘与友期》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学案试题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陈太丘与友期》极简版页面

《陈太丘与友期》课件下载

  • 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师优质课ppt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3、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理解本文主旨教学目标(1分钟)2、能够参照译文背诵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自学指导一、朗读课文两遍(3分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师优质课ppt课件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问一问司马光砸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著的笔记小说。主要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说课课件ppt

    陈太丘与友期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要求: 1.大声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找出文中所写的主要人物; 3.说说故事梗概。再读课文,疏通语句 自读《陈太丘与友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请俩人为一组合作学习,质疑解惑。理解字词句,翻译课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说课课件ppt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秀公开课ppt课件(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技巧:1.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思。2.翻译。单音词变多音词(组词),人名、地名不用翻译。3.背诵。理解性背诵(在能翻译的基础上进行逐段背诵)。每一篇文言文必须上交的作业:1、抄原文加译文。(课后第一次交)2、加点字的意思。(课后第二次交)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文中重点字词意思,并能“一一对应、字字落实”地准确翻译全文;2.能结合文中句子有理有据地评价文中人物,说出本文给你的启示;3.准确背诵全文。4.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目标: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尊君在不?zāi相委而去非人哉友人惭qīshěfǒucánWěi 了解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秀公开课ppt课件(七年级上册)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新课导入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知道哪些关于古代英雄少年或小才子的故事呢?说说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会解释重点文言词汇,并能翻译课文。学习目标2、通过品析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能说出陈太丘朋友和元芳的性格特点。作者及作品介绍 刘义庆,字季伯,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420年,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欢招纳文士。编撰笔记体小说《世说新书》,后改名为《世说新语》。书中将汉魏直至晋宋之间士大夫的轶事琐语,分门别
    上传时间:06-24 进入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下载

  • 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并积累“不(fou)期、舍、去、委、引、顾”等词的用法,2、能力目标以读为主 一读准音节奏,二读知文意,三读析人物,四读拓展 。培养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3、情感目标 培养诚信,有礼的美好品德。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强。需要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古文的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解读文言文的方法。三.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文知识。 2、以读为主,疏通文意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陈太丘与友期 一.新授1、导入? “王戎评李”的故事 引出聪明小朋友的故事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当然还有今天要学的“陈太丘与友期”。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2、《陈太丘与友期》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阅读水平不高,文言语感弱,所以应多鼓励学生朗读并及时给予校正指导。在疏通文意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认识到诚信懂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二、教学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5课,出自《世说新语》“方正”一门。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本文语言文字简洁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懂礼守信的优秀品质起着极大的作用,很适合初一学生学习。三、教学设想:《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乃、期、不、委、去、引。能够借助书下注释直译课文。(教学重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圈点勾画阅读法,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直译课文。(教学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信守承诺的美德。(德育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堂测验(复习旧知)1、默写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2、翻译句子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学生做完以后互评,教师统计,激励学生。二、导入新课通过检测可以看出,同学们在课下较好地完成了复习,上节课我们见识了才女谢道韫的文采,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陈太丘与友期》。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3.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一、导入由2001年高考作文题导入: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取水里。寓言中“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期、舍、顾、委”等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自主合作及探究的方式,有理有据且多角度的评价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的品质。教学重点:掌握文言词语,评价人物。教学难点:如何看“元方入门不顾”。教学过程:老师今天这节课要和大家有些约定,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 课前约定(PPT
    上传时间:07-27 进入下载

《陈太丘与友期》学案下载

  • 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课题:陈太丘与友期 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 2、试分析友人与元方的形象。3、“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4、这个故事有什么现实意义?(比如: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商贩……)学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帮助?5、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6、背诵课文。【小结】【当堂训练】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 译文:   【学习目标】 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评价人物行为。3.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学习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导学案(部编版)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  ⒈太丘舍去 舍: ⒉尊君在不 不:  ⒊下车引之 引: ⒋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翻译下列句子。(2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3、“元方入门不顾”这是否失礼?为什么?(2分) 。4、你认为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名校精品导学案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技巧”:1.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思。2.翻译。单音词变多音词(组词),人名、地名不用翻译。3.背诵。理解性背诵(在能翻译的基础上进行逐段背诵)。二、初读课文,读准节奏: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三、译读课文, 疏通文意: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公开课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导学案一.学习要点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二.过关检测A.文常知识填空《陈太丘与友期》的作者是 , 时人,本文选自《 。 B.给加点字注音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 非人哉 友人惭 C、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与友期行 去后乃至:门外戏: 尊君在不: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三.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1.自由读课文,揣摩说话者的语气。(学法指导:文中有三个角色:叙述者、友人、元方,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课前进行练习。注意把握说话人的语气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秀教研导学案

    1.5《世说新语》两则(陈太丘与友期)班级 使用时间 第-----小组 学生姓名 教师寄语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人之所助者,信也。 ——《易经》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评价人物,获取情感体验。情感与态度:传承古人懂礼知义的优秀传统。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从而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学法引导:反复朗读,读通读懂,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的情感;合作交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复习巩固《世说新语》,是由 (朝代)的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这部书的题材是 ,是六朝 小说的代表作。二、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停顿。
    上传时间:12-02 进入下载

《陈太丘与友期》试题下载

  • 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优秀试题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D )A 《世说新语·容止》 B 《世说新语·德行》 C 《世说新语·言语》 D 《世说新语·方正》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是( C )A 日期 B 期待 C 约定D 期望 根据“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是谁“乃至”?( D )A 陈元方 B 陈太丘 C 陈元方的朋友D 陈太丘的朋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中的“舍”是什么意思?AA 舍弃B 居住 C 屋舍 D 舍不得“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中的“去”与下面哪一项中的“去”意思相同? BA 去年 B 来去 C 上去 D 去皮尊君是指( B )?A 自己的父亲B 别人的父亲 C 爷爷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试题练习题(部编版)

    陈太丘与友期一、解释加粗的词⒈太丘舍去 舍:    ⒉尊君在不 不:⒊下车引之 引: ⒋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⒌去后乃至 乃: ⒍相委而去 委:  去:二、翻译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待君久不至,已去。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回答下列问题:⒈ 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⒉ 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六、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2《陈太丘与友期行》精品试题练习题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及练习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一、解释加点字。⒈太丘舍去 舍:   ? ⒉尊君在不 不:? ⒊下车引之 引:⒋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⒌去后乃至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
  • 8.2《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试题练习题(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行》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  1.解释句中画线的字词。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       行: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       乃:  C.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去: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惭:       引:       顾:  2.补全下面句中的省略成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朝代)人________(姓名)组织编写的。  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
    上传时间:07-29 进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