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发布时间:10-11T08:59:21

课题:十二、童年的影子

教学目标:

1、通过照片欣赏,感悟童年生活的美。

2、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3、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教学重点: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

课前准备:优秀摄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故事用画笔或者是雕刻刀描绘塑造成动人的图画或雕塑,那么就会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而摄影技术给了我们更好的记录让精彩的瞬间得以永恒!

第二课时:

一、优秀作品欣赏

1、学生欣赏作品。

2、提问:不同的光源给人不同的感受,哪种光源最强烈,哪种光源显平和呢?

3、小组分别按光源不同来讨论:逆光、顺光、顶光、侧光

二、学习光源知识:

1、顺光即是光线向人物的正面投射的光线形式,这种光线让人物的大部分形体都得到足够的光照,而且强度比较平均,所以不会在人物的脸上形成明暗的对比,曝光比较好控制。顺光拍摄的缺点是光线太平,从而不能突出重点,所以在写真类的人像中使用得很少。但是顺光比较适合拍摄特写和近景这样的小景别,因为它可以具体地表现人物的每个细节和层次。有时这种最直接、最直白的描述效果往往比那些故意做出来的好很多。使用顺光拍摄时曝光不可过度,一般使用平均测光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1)、请说一说顺光摄影作品的光影视觉效果,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顺光:能使对象的固有色彩直观呈现,细腻地还原场景。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资源

  • [课件]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广西县级优课).ppt

    http://童年的影子新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2课什么是摄影?摄影,是一种美的寻找。没有人不认为,成功的摄影作品是美的。美的风光,美的肖像,美的神情,美的静物,美的瞬间......那些美的感观,那些美的律动,那些美的视觉冲击,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大水漂来的,是摄影人为我们创作出来的。而摄影的前提是寻找,寻找美的存在。摄影,不是在斗室里玩泥巴,而是天地之间的奔波。摄影的快乐、摄影的成功都植根于那不懈的寻找之中。摄影,是一种灵的感光。摄影,绝对不是快门的简单摁动。机器人可能会摄影,但它绝对体验不到摁快门的瞬间那种内心的颤动。当你怀着某种不确切的期待,满天满地去寻找,在外在的景、物、人触动了你蕴藏已久的某种情绪,当你预感到你所摄下的画面,肯定会收藏你心灵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广西县级优课).ppt
  • [教案]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课题:十二、童年的影子教学目标:1、通过照片欣赏,感悟童年生活的美。2、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3、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教学重点: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课前准备:优秀摄影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故事用画笔或者是雕刻刀描绘塑造成动人的图画或雕塑,那么就会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而摄影技术给了我们更好的记录让精彩的瞬间得以永恒!第二课时:一、优秀作品欣赏1、学生欣赏作品。2、提问:不同的光源给人不同的感受,哪种光源最强烈,哪种光源显平和呢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欣赏视频《有趣的创意摄影》。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故事用画笔或者是雕刻刀描绘塑造成动人的图画或雕塑,那么就会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而摄影技术给了我们更好的记录方式,让精彩的瞬间得以永恒!板书课题——《童年的影子》。(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感受快乐,创建和谐氛围。)*(一)认识相机课件展示照片。1.同学们觉得这些照片好看吗?你想不想也拍出这样的照片?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怎样用相机拍出好看的照片吧!*2.我们平常用到最多的就是这几种,(展示图片)高端一点的有单反相机,对色彩和图像的还原度比较精准。还有方便携带的数码相机以及现在比较流行的更加方便的手机平板等。相机的种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童年的影子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五年级下册第12课(活动一)返回仔细观察封面认知构图方法探究创作实践交流拓展返回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没有光就没有画面形象,所以摄影又被称为光与影的艺术。无论是拍摄人物还是风景,观察并利用主体与光影的对比关系,合理安排位置,才能为照片赋予更加生动的美感。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摄影艺术的构图奥秘吧······人生旅途,总有童年往事如影相伴,但岁月流逝,记忆难免不在清晰。按下快门能定格往事,留住美好时光;翻阅影集可再现温馨画面,品味精彩瞬间。童年的影子高原返回中心构图:又称紧湊式构图。人们常用这种形式拍摄各种照片,如不依据需要随意采用会使画面显得单调而失去视觉冲击。其实这种构图用法是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部级优课).ppt
  • [课件]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新疆县级优课).ppt

    《团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能力目标: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情感目标: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装饰扇面。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说扇知扇1、团扇的起源2、团扇的造型3、团扇的材质4、扇面的装饰团扇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故称团扇,有团团圆圆之意。团扇出现于西汉时期,又称绢宫扇,合欢扇、纨扇和罗扇。团扇的特点是对称、轻盈、工艺性强。团扇的内容题材广泛,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花鸟虫草、庭院楼阁、才子佳人等。团扇的起源团扇的造型圆形方圆形梅花形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PPT课件(新疆县级优课).ppt
  • [素材]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反思(云南省县级优课).docx

    《童年的影子》教学反思摄影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是以照相机和光感材料为工具,运用画面构图、光线、色调、线条等造型手段来表现主题并求得其艺术形象,因此,学习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习活动一为摄影的取景构图法则,摄影艺术的手段是对所见到的人或事做“减法”,以获取有意义的视觉画面,表现鲜明的视觉中心,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教材通过众多摄影作品解读了拍照时应迅速抓取一个主体的内容,惊醒合适的取景构图,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所产生的画面效果是不同的,打破一拍照就将失误置于画面中心的惯常做法,以提升对拍照的艺术构思能力和审美追求。在小组活动环节,孩子们自主展示、介绍本组的剪影贴画,孩子们一时不敢说,而教师没有耐心启发,而是自己讲解。在方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反思(云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docx

    第12课童年的影子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照片欣赏,感悟童年生活的美。?2、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3、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教学重点: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课前准备:优秀摄影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珍藏着许多童年的美好往事。如果我们把这些童年故事用画笔或者是雕刻刀描绘塑造成动人的图画或雕塑,那么就会如同由一股泉水流淌出的一片浩渺的湖泊,而摄影技术给了我们更好的记录让精彩的瞬间得以永恒!?版权所有二、学习摄影构图1、基本构图,就是将拍摄对象以最恰当的比例安排在画面中,一般人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经常会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课题:童年的影子学习领域:设计·表现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摄影的基本构图法则和用光技巧,学习用主体表现视觉中心与突出主题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取景构图拍摄出有趣的摄影作品,获得敏锐的发现力和观察力、敏捷快速的操作能力与大胆的想象力的发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感受摄影瞬间的精彩与光影的魅力,体验摄影学习的快乐,通过照片欣赏,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学习摄影构图的几种常用方法,能进行取景,拍摄出主题突出的照片。教学难点:合理构图以突出主题,快速抓取视觉中心的趣味点。教学准备:智慧教室设备调试、多媒体课件、单反机、卡片机、平板、手机等。教学过程:一、欣赏激趣,话题导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 [教案]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新疆县级优课).doc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团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教学难点: 1.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学生:彩色卡纸若干、剪刀一把、彩色笔 教学过程:欣赏导入:1,教师出示团扇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并回答,A: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B:为什么叫团扇?2引出团扇并板书课题二,欣赏团扇之美:1播放团扇图片,让学生观赏团扇的各种造型及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元素,提出问题,从图片中内容色彩上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A都是古代的团扇而且很美。B造型的多样很美。C装饰手法多样很美。D古团扇中蕴含着诗书画等传统的中国文化元
    上传时间:06-29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新疆县级优课).doc
  • [教案]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docx

    班级五年级(1)班学科美术许嘉欣课题12.童年的影子课型新授课所需课时1课时教材(学情)分析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叫摄影。2、学习摄影的构图和光的练习,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3、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上传时间:10-11
    《12. 童年的影子》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