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地址
内容介绍
课题: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主备人:赵辉单位:禹村镇初级中学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理解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据.
3.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情感目标:
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解下列方程。
1.5x=4x2.x-2=x(x-2)
想一想:怎样才能快速解出来。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与思考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x2+7x=0.
用配方法和公式法都可以求出它的解.还有更简便的求解方法吗?
思考下面的问题:
(1)这个方程的两边有什么特点?它的左边可以分解因式吗?
(如果两个因式的积为O,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O.)
(2)小莹的解法是:
把方程左边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得
x(x+7)=0.
从而,得x=0,或x+7=0.
所以xl=0,X2=-7.
小莹的解法正确吗?她的依据是什么?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solvingbyfactorization).
温馨提示一:1.在“观察与思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方程x2+7x=0的特点:①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②方程左边可利用提公因式法,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
积;③方程左边的常数项为0.由此理解小莹的解法的依据.
2.对于问题(2),要使学生认识到,配方法是利用平方根的意义实现降次的,公式法是把解方程转化为求代数式的值实现降次的,因式分解法是通过把一个“二次多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多项式”实现降次的.
2、典例分析
例1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15x2+6x=O;(2)4x2—9=0.
例2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x+1)2=(X-3)2.
对于例2,你还有其他的求解方法吗?
注:例1的两个方程难度不大,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其中,方程(2)也可以利用平方根的意义求解.
在例2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然后开展互相交流.要鼓励学生在熟悉因式分解法的基础上,合理选用其他解法,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