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综合与测试-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 第一册(2019版)

《本章综合与测试》出自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 第一册(2019版),教师之家为您提供《本章综合与测试》的课件教案试题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本章综合与测试》极简版页面

《本章综合与测试》课件下载

  • 统编人教A版数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多媒体精品ppt课件.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 末 总 结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 2.熟练地掌握集合的Venn图表示法和数轴表示法,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 4. 掌握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性的判定且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核心素养 a.数学抽象: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命题间的关系的判断; b.逻辑推理:判断集合间的关系、两个命题满足什么条件; c.数学运算: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 d.直观想象:通过数形结合在数轴上画出相应的集合区间; e.数学建模:转化思想的应用:将集合间的关系、命题间的关系
    上传时间:03-05 进入下载
    统编人教A版数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多媒体精品ppt课件.ppt
  • 高中必修第一册数学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章末复习课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 * * * * * * * * * * * * * * * *
    上传时间:03-05 进入下载
    高中必修第一册数学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获奖说课课件ppt.ppt

《本章综合与测试》教案下载

  • 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集合的并、交、补运算 【例1】 已知全集U={0,1,2,3,4,5,6},集合A={x∈N|1<x≤4},B={x∈R|x2-3x+2=0}.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与B; (2)求A∩B及?U(A∪B). [解] (1)由题知,A={2,3,4},B={x∈R|(x-1)(x-2)=0}={1,2}. (2)由题知,A∩B={2},A∪B={1,2,3,4},所以?U(A∪B)={0,5,6}. 集合的运算主要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运算.这也是高考对集合部分的主要考查点.有些题目比较简单,直接根据集合运算的定义可得.有些题目与解不等式或方程相结合,需要先正确求解不等式,再进行集合运算.还有的集合问题比较抽象,解题时需借助Venn图进行数形分析或利用数轴等,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可使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进而能使问题简捷、准确地获解. 1.已知全集U={1,2,3,4},集合
    上传时间:03-05 进入下载
    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本章综合与测试》试题下载

  • 统编人教A版数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章末综合测评.doc

    章末综合测评(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所有实数}=R   B.整数集={Z} C.?={?} D.1∈{有理数} D [选项A不正确,因为符号“{ }”已包含“所有”“全体”的含义,因此不用再加“所有”;选项B不正确,Z表示整数集,不能加花括号;显然选项C不正确,选项D正确.] 2.集合A={x|-1≤x≤2},B={x|x1} B.{x|x≥-1} C.{x|1
    上传时间:03-05 进入下载
    统编人教A版数学高中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本章综合与测试》章末综合测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