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1-09T07:08:20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

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聆听为主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分为听赏、知识点、感受与体验活动三部分。让学生在聆听乐曲中了解室内乐、小夜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没有听说过室内乐也没有接触过,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室内乐的概念并能对乐曲进行分析和区分。

教学目标:

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

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教学重点:

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地介绍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自幼从父学习音乐,4岁即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故有“音乐神童”之称。

2、揭示课题《G大调弦乐小夜曲》

二、聆听感受音乐。

1、播放《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部主题。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资源

  • [课件]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奏鸣曲式A:第一部分呈示部(重复)主部主题(主调)连接部
    上传时间:05-06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欣赏课《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案这一课的重点是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加强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教材分析:《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品,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这部作品流传最广,也最受欢迎。乐曲的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其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包括了两段风格不同的音乐: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律,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乐曲的展开部很精练,它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部分内容,尽管它非常短小,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乐曲的再现部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吉林省市级优课).ppt

    *乐海泛舟张丽雪这两段音乐片段在旋律上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知道这段曲名是什么名字及曲作者吗?初二一班放逐队莫扎特简介:奥地利人,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x戏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莫扎特创作背景: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两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他曾说道:“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他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终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赞美他的天才,他的灵魂真正可以安心了。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吉林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不同主题的情绪、速度及力度的特点。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大胆运用模唱、律动等形式主动体验音乐,并能较准确地听辨4个主题音乐。3、简单了解小夜曲、奏鸣曲式等音乐知识。教学重点:能在聆听、模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不同主题的相关音乐要素。教学难点:能区分并记忆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教学过程:课题引入:1.学生听琴用“Bong”模唱旋律。2.播放一段《G大调弦乐小夜曲》室内乐演奏视频主题一,引入课题并思考:你想学习有关这首小夜曲的哪些知识?(自主思考)教师黑板记录二、欣赏小夜曲1.主题一思考:这句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有什么特点?课本上的小方块代表什么?你能想到什么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像,深化审美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包括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作品分段赏析1.聆听主题一思考:速度、力度、情绪有什么特点?小方块代表什么?你能想到什么动作来记忆音乐吗?2.聆听主题二思考: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用什么来记忆音乐?同桌讨论3.聆听主题三思考:你感受到了旋律怎样的特点?你想用哪种方式表现音乐?小组讨论4.聆听主题四思考:旋律的力度和情绪怎样?你有注意到什么特别的音吗?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莫扎特从三岁时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四岁开始演奏古钢琴,五岁开始作曲,被誉为“音乐神童”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钢琴协奏曲27部,小提琴协奏曲6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不想长大》《第四十交响曲》作曲家简介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出生在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公开演奏古钢琴,5岁开始作曲。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8岁创作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歌剧。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Gluck)、瓦格纳(Wagner)和威尔第(Verdi)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莫扎特及欣赏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愿意聆听、感受古典音乐。2、能够用唱、指挥、律动等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并记住乐曲的音乐主题。3、欣赏《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发现并了解古典乐曲的形式美,热爱古典音乐。教学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并能主动探索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愿意主动聆听和感受古典音乐。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引导讨论、分析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让我们先随着音乐一起来动一动、唱一唱吧!”(播放歌曲《不想长大》)师:“刚才你们唱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生:“《不想长大》。”师:“是的,这首是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指导思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聆听为主的欣赏课。教学内容分为听赏、知识点、感受与体验活动三部分。让学生在聆听乐曲中了解室内乐、小夜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赏习惯,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学情分析:学生以前没有听说过室内乐也没有接触过,通过此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室内乐的概念并能对乐曲进行分析和区分。教学目标: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吉林省市级优课).doc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课题 《G大调弦乐小夜曲》 课型 欣赏课 教材分析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由德国古典音乐时期著名音乐家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作品第一乐章分为四个主题,第一主题风格明朗,带有明显的硬朗感与欢快感。第二主题情绪相较于第一主题,具有明显舒缓的感觉,句感连贯。第三主题优美抒情,温柔又富于青春气息。精巧活泼,开头采用级进得方法展现,后半部分多用跳进的方法写成。第四主题旋律轻盈、俏丽、欢快、活泼给人以十分开朗的感觉。《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莫扎特严格按照古典主义框架进行创作,作品第一乐章四个主题界限明显,容易区分,是典型的古典主义时期作品。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生理与心理日趋成熟,学生交往的意识与参与的愿望日益增强,获得知识的途
    上传时间:11-09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教学设计(吉林省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