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出自人教版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之家为您提供《拟行路难(其四)/鲍照》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素材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极简版页面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课件下载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内蒙古市级优课).ppt

    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思与愤懑的? 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内蒙古市级优课).ppt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一、齐读。注意诗意的停顿和反问句的疑问语气,反问句表达强烈的情感。因此要重读。请大家再读一遍。二、再读反复诵读的目的就在于把握诗中的整体内容。**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中的情感变化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情感变化?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咏史西晋左思左思(约250--305)西晋文学家,诗人。字太冲,临淄人。左思出身寒门,自幼发奋读书,不事交游。泰始八年前后,因其妹左棻(fēn)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他下笔著文,辞藻壮丽,却屈居下位,郁郁不得志。呕心沥血,构思10年,写成著名的《三都赋》。《三都赋》不胫而走,轰动一时。豪贵之家,竞相传抄,使洛阳纸价为之上涨。“洛阳纸贵”的成语即源于此。文集散佚,后人集辑有《左太冲集》。八王之乱中避难翼州,因病去世。左思诗歌代表作品是《咏史》诗8首。《咏史》大抵是一诗咏一事,在客观事实的复述中略见作者的意旨,而左思的《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充满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解放的浪漫意识,始终贯注了豪迈的气概。以咏史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教学目标1、在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与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进行比较。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拟行路难》(其四)。李白《行路难》(其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情感愁苦茫然、自信乐观愁郁、愤懑、无奈表达技巧比喻、用典比兴以意逆志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山西省县级优课).ppt

    拟行路难(其四南朝·宋鲍照学习目标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学法指导鉴赏诗歌的方法:从三看入手,看题目(明确题材及诗歌类型)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理解诗意)步骤:1知人论世2读懂大意3领悟情感4表现手法 解题 “行路难”字面意思是什么?《行路难》又是什么?“拟”是什么意思?诗歌可能表达什么主旨? 道路难行。汉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拟,摹仿。抒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之情。你认为诗中哪几字是解读全诗感情与主旨的关键? 叹愁难这些字中哪个可看做本诗的诗眼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PPT课件(山西省县级优课).ppt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案下载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doc

    选修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鲍照【教学目标】1、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2、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导入:鉴赏诗歌的方法:从“三看”入手,看题目(明确体裁及诗歌类型)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理解诗意)步骤:1、知人论世;2、读懂大意;3、领悟情感;4、表现手法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看题目:《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二、看作者:知人论世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doc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变化。2.体会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比兴手法。【教学难点】比较阅读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一首诗歌,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脉搏,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去拜访一位诗人,听一听他的心声。让我们共同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2、了解学习目标:这堂课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欣赏:(1)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变化。(2)体会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3、指定两位学生朗读;生齐读。研读导学案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2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小组代表口述或上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x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拟行路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与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进行比较。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拟行路难》(其四)。教学重点: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知人论世,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出示教学目标1、在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与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进行比较。2、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拟行路难》(其四)。诵读比较鲍照《拟行路难》(其四)与李白《行路难》(其一)情感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docx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大家可能觉得很陌生,但大家看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对李白的称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那么,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什么不为人们熟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诵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学习目标】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学习过程】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1字音2解题3阅读资料链接,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有
    上传时间:04-07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山西省县级优课).docx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古诗词阅读教学指导——以《拟行路难》为例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法,品味诗人的“愁”情。2.学练结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品味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结识一位新的诗人,这位诗人在杜甫的诗歌中提到,但是杜甫的诗歌提的时候并不是为说他,杜甫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叫《春日忆李白》,诗歌中写到“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这样一首诗,用这样的诗句来称赞李白,其中“俊逸鲍参军”指的就是鲍照。那么鲍照这个诗人和李白比起来,我们并不熟悉,但是杜甫为什么在诗中用“鲍照”来称赞“李白”呢?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鲍照的《拟行路难》,了解其人,了解其事,其诗。二、初读感知。(多媒体显示课题)1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素材下载

  •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导学案(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导学案《拟行路难》鲍照一教材综述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变化。2.体会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重点】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比兴手法。【教学难点】比较阅读鉴赏诗歌【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作者介绍及相关知识:(1)作者鲍照,南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与谢灵运、颜延之为元嘉“三大家”,其成就居“谢颜”之首,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成就最高的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导学案(安徽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