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跳绳》出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师之家为您提供《跳绳》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跳绳》极简版页面

《跳绳》课件下载

《跳绳》教案下载

  • 《跳绳》教学设计(吉林省县级优课).docx

    教学设计课题:跳绳教学目标:2、通过看图和动手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思考、动手实践习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3、积极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点:熟练掌握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学会看图并能口述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准备:涂色方格纸、彩笔或油画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跳绳游戏吗?跳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项目,它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锻炼我们的协调能力,使我们的身体更灵巧。下面我们共同走进这样的一个场景:笑笑和几个小朋友在玩跳绳。(课件出示情境图、板书课题:跳绳
    上传时间:05-12 进入下载
    《跳绳》教学设计(吉林省县级优课).docx
  • 《跳绳》教学设计(宁夏县级优课).docx

    《跳绳》教学设计邵兴瑞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一)《跳绳》学情分析:在上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也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不会太难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在前面的课中已经接触过看图列算式,在此基础上本节课还需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结合有趣的情境图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和摆圆片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述能力。3
    上传时间:08-23 进入下载
    《跳绳》教学设计(宁夏县级优课).docx
  • 《跳绳》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跳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列式计算。2.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良好习惯。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情境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教学重点:熟练掌握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学会看图并能口述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据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列出算式。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二、观察、思考、提问、列式1、指导观察: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例如:有2名同学摇绳,6名同学跳绳,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跳绳的同学中有4名女同学,4名男同学,一共有多少名同学?跳绳的同学中有3名同
    上传时间:01-13 进入下载
    《跳绳》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 《跳绳》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跳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跳绳、涂色等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8”和“9”加减法计算的动机和兴趣。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体验和感受“8”和“9”加减法的意义,在表达与交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意义,会计算0~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不会太难理解,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计算能力。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算式的意思。3.通过看图和涂色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操作等
    上传时间:02-16 进入下载
    《跳绳》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跳绳》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跳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2.能够正确口算有关8、9的加减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3.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重难点: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难点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学具准备:小棒9根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师:(课件出示:跳绳)认识这两个字吗?平时你们跳绳吗?(指名口答)看,操场上这几名同学在跳大绳。(课件跳绳情境图)观察这些跳绳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说一说)学生看图了解图意。互动探究根据图找出数学信息(学生找出不同的数学信息)根据其中的一组信息提出问题师:6人在跳绳,2人在摇绳。提出一个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
    上传时间:06-29 进入下载
    《跳绳》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