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发布时间:01-05T13:05:45

*

地球和地球仪

专题复习

*

2、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

半径____千米。

(2)地球的赤道周长约______千米。

(3)地球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千米

5.1亿

6371

4万

认识地球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1.纬线

(1)纬线的形状

(2)纬线的长度

圆形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资源

  • [课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经纬网专题复习经纬网例:甲(170oE,60oN)乙(130oE,40oN)丙(110oE,20oN)丁(150oE,20oS)A(50oE,40oS)B(40oW,20oN)C(70oE,40oN)D(50oE,0o)半球位置东西半球以20oW和160oE为界,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半球位置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南纬就在南半球,北纬就在北半球例: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湖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河北省市级优课).doc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教案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够提出有力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初步了解地球仪。 过程与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地理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够提出有力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 了解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能够提出有力证据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教学方法 讲述法、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 教具 教学地球仪、伞  教  学  过  程   ?    (导入新课)宇宙视频导入同学们,咱们刚才看到的是关于宇宙的视频,我们看到宇宙浩渺无边,星河璀璨。在这些星河中有一颗很神奇的星球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河北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河北省市级优课).ppt

    “地球是一个球体”,今天,在我们看来这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结论,然而,在科技落后的古代,却是一道人们长期难解的谜题,认识它,人类经历了艰苦而漫长的一段过程。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呢?*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型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型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影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河北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球体观察一下一、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古代人为什么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此说法正确吗?进一步认识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因此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伟大的实践----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地球的确证形状-----地球卫星照片近代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广东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制作简易地球仪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亲手制作地球仪,让学生们更加深刻了解地球仪的构造.2.确定南极北极,及赤道的位置.3.知道经线纬线以及它们的特点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认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了解地球仪3、结合教材图文认识经纬线4、学会判定经纬度并能根据经纬度确定某点的位置和方向学习重点:1、经纬线2、经纬度学习难点:1、经纬度的判定2、根据经纬度判断某点的位置,确定两点间的方向。自学指导:一、读教材和图C认识地球形状与大小形状:表面积:赤道周长:大小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模型—地球仪评测练习(辽宁省市级优课).docx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评测练习一、基础知识1.地球的形状是,其表面积约______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___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___千米。2.船队的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3.地球仪是围绕转动的,事实上,地球并不存在这根轴,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地球的最北点是,最南点是。如图,A为,B为,C为,D为,F为。4.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是最的纬线圈。5.纬线指示______方向,呈____形,其长度特点是_____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________。6.赤道的纬度为,是纬度的起始线,向北和向南,各分,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和表示。7.人们规定,全球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8.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也叫。9.经线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模型—地球仪评测练习(辽宁省市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稿(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经纬网专题复习导学稿一、基本概念、性质1、经线是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_和________的线,每一条经线都是一个________,长度________。0°经线也叫________,经过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2、纬线是地球仪上垂直于________的线,每一条纬线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长度约________千米。纬线越往两极长度越________,但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________。________是0°纬线,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3、经线分东经和西经,以0°和________为界,0°以东为________,以西为________。180°以东为________,以西为________。4、纬线分________和________,以0°为界,往北为________,往南为________,纬度最高为________°5、地图的一般方向为:上________下_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稿(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北京市县级优课).ppt

    第一章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确证:地球是球体地球的形状早已被人熟知,因而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地球是球形的,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地球的形状用什么方法证明地球是个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PPT课件(北京市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EMBEDOffice12.dps.Slide.8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