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语言-人教版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的语言》出自人教版选修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之家为您提供《诗的语言》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课件教案供您教学备课参考,希望对您的备课有帮助。【访问《诗的语言》极简版页面

《诗的语言》课件下载

  • 《诗的语言》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第3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考查题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高考真题体验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注]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诗的语言》PPT课件(四川省县级优课).ppt
  • 《诗的语言》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诗的语言》PPT课件(河北省县级优课).ppt
  • 《诗的语言》PPT课件(贵州省市级优课).ppt

    鉴赏诗歌的语言1.炼字2.语言风格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语言一、考点要求中国古典诗歌说到底就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这就要求古典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二、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古代诗歌的的语言一般具有“简练、新奇”的特点。所谓“简练”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最丰富的内涵,分析诗歌的语言,除了理解语言字面的意义,还要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所谓“新奇”就是用特殊的词法、句法,取得一般用法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分析诗歌语言,除了分析语言的用法,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诗的语言》PPT课件(贵州省市级优课).ppt

《诗的语言》教案下载

  • 《诗的语言》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歌中炼字的规律。过程与方法:1、查阅资料掌握高考对诗歌中炼字类题目考查的方式。2、通过练习规范炼字题的答题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体味古代遣词用字之美。【重点难点】1、了解诗歌中炼字的规律。2、规范炼字题的答题步骤。【个性特色】【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展示考纲,分析考情:考纲: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在“古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D级。考情:语言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2016年全国卷Ⅲ、2015年全国卷Ⅱ对此考点做了考查,考题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不少省份在诗歌鉴赏中涉及这一考点,复习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三、展示教学目标: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诗的语言》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doc
  • 《诗的语言》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古典诗歌鉴赏——透过文言读诗歌《金陵望汉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抓住现有信息,读懂诗歌;审题的基本方法;掌握作用题的答题步骤,了解用典的作用;感受作者在歌颂大唐盛世的同时所透露出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审题;掌握作用题的答题步骤,了解用典的作用;教学难点:1.根据诗句的前后语境推断词语的意思,从而达到读懂诗歌的目的;2.通过分析诗歌,抓住关键词,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赏析、讨论、交流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及设计: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诗的语言》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诗的语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docx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和掌握品味古典诗歌语言的角度和方法。掌握对诗歌关键词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掌握对诗歌语言风格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教学重难点:高考对诗歌语言考查的方式及答题要领。教学过程: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1)炼字(2)语言风格明确考试要求。结合具体诗句中关键词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考题的设问形式和答题模板。黄氏延绿轩[明]高启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分析诗中“葱葱”“靡靡”两个叠音次词有什么作用?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上传时间:11-29 进入下载
    《诗的语言》教学设计(贵州省市级优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