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2-04T07:55:06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2)阅读P24页图2-8及P26-27文字资料,了解我国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与特征。

(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

(2)通过读图、析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通过探讨山区如何结合当地条件发展经济,使学生认识到陆地五种地形各有利弊,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

读图2-8“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地形区,结合景观图,从位置、所属阶梯、所在省份、景观特点等方面具体分析,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然后通过小练习、填一填、补充小资料等方式,加强记忆。再读“我国各种地形类型所占比重图”了解我国山区所占的比重。两图结合,总结出地形特点。

2.教学难点

学生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将出现大量的地名,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通过反复读图,记住地形区的名字,找到其位置。通过适当的补充小资料,调动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点滴积累。

《中国的地形》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x

    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复习课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复习目标:1.记住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熟记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分界。3.记住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及分布。教学重点: 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及分界。3.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及位置。教学难点:1.我国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我国主要山脉成了省区和地形区的分界。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为主老师指导为补,归纳记忆、当堂检测等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本、导学案。教学安排: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贵州省县级优课).ppt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南岳衡山驴友闯关任务一、山外寻山二、“营地”考察三、绝地穿越四、驴友共探勇闯第一关领队小贴士北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东西走向
    上传时间:01-11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贵州省县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八年级上册1.记住中国山脉的主要名称、走向和分布。2.了解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位置以及自然文化特色。3.记住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丘陵的分布特点。4.了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1.我国的山脉走向有几类?2.中华五岳是指哪五岳?它们分别位于哪些省份?3.依据24-27页“阅读”材料,勾画出各地形的地表形态的特征(例如:青藏高原——冰川广布)。请同学们自主学习课本21-28页内容,解决老师给出的三个问题。——探寻中国地形特征四川盆地东南丘陵天山山脉内蒙古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地特征一:地形类型。复杂多样特征二:面积广大。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江苏省市级优课).ppt
  • [课件]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中国的地形中国地理之(第二课时)2017年3月30日四、三大平原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平原带。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12%。三大平原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位于第三阶梯上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PPT课件(安徽省市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江苏省市级优课)-李雪志.xls

    Sheet1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Sheet2Sheet3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江苏省市级优课)-李雪志.xls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本节是八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一节“中国地形“的第一课时,基本内容是介绍中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丰富神奇的自然景观及中国山区的有利条件;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及主要山脉分布概况,学会利用地理方位坐标判断山脉的走向;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观念和创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记住中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了解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的位置以及自然与文化特色。2.了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记住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地位和作用”山脉纵横交错“是中国地形第一个大知识点,学好山脉的分布大势为后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贵州省县级优课).doc

    【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地形的一些知识,学习本课知识就容易多了。这节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资源基础的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了世界地理中一些关于地形的有关知识,并且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那么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中来,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2.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3.分析山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过程与方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贵州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在中国地形图,能够识别出我国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3.能够描述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4.能简单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复习重点: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复习难点:1.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2.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创设情景:欣赏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提问:诗中描述的河流流向是怎样的?影响河流流向的因素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回答进入中国的地势和地形的复习 以诗歌的形式导入,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诗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课堂。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2)阅读P24页图2-8及P26-27文字资料,了解我国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与特征。(3)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知道山区的优势及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4)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使学生学会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分析地形特点的方法。(2)通过读图、析图训练使学生掌握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探讨山区如何结合当地条件发展经济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导学案(贵州省县级优课).doc

    《中国的地形》教学导学案活动一:根据下图把课桌上的《中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分布图》找到有山脉的区域,根据山脉的走向,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在课桌上的地图上写出山脉的名称(时间:4分钟30左右)(大家合作两个同学写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同学提醒山脉名称,大将一起记忆下来)A、东西走向:(黑色)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B、东北-西南走向:(蓝色)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c、南北走向:(红色)(两竖):贺兰山、横断山D、西北—东南走向:(黑色)阿尔泰山、祁连山、小兴安岭E、弧形山脉:(黑色)喜马拉雅山脉活动二要求:参考课本24页的图2—8《中国地形分布图》继续把课桌上的《中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分布图》
    上传时间:12-04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导学案(贵州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