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3、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4、了解香港发达的旅游业、信息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香港经济特点的分析以及香港和深圳等内地实现共同繁荣的探究,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一国两制”政策对香港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教学难点:了解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三、教学重点:
1、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地形和气候特征等基本地理概况。
2、了解香港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比较法,举例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材分析: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无论在自然地理条件,还是在历史、经济发展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本节教材介绍了四部分内容。分别如下:
1.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靠深圳市);自然特征(海岸曲折多湾,低山丘陵为主,气候宜人);人文特征(城区高楼林立,人口稠密)
2.发达的交通运输—世界性海港,国际空港,陆上交通便捷。
3.先进的现代服务业——发达的旅游业、传媒业和教育:国际信息、会议和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