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0-22T13:33:17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尝试解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重点难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旧知回顾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尝试解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增强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举例说出你所熟悉的生态系统。说出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举例说明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的作用。教学突破: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课记录(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正确处理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在课堂中老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并且大循环学习中穿插小循环学习。这样的学习形式使得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再加上课堂检测的应用,不但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还给学生明确了学习的方向。要突出重点、难点,争取全力突破一点,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总结。不但精悍了课堂,而且培养学生思考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课记录(山东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判断某具体实例是否为一个生态系统。2.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3.能用概念图画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探究一活动:瞧,我们这一大家子。要求:假如你是该池塘中的一条小鱼,你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请将你看到和感受到的贴到你手中的池塘图上。1.必须先要强调地域,因为不同地域中的生物和环境都不同。3.除了生物,还必须要包括该地域的环境条件。2.必须包括该地域中所有生物,一个都不能少。4.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探究二活动:我们家都有谁。要求:将生态系统的各成分进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情分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学情分析草地、池塘、农田、林地等,在学生周围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地放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景观发生着周期性的更替。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已有了解,但是他们很难把这些生物和其生活环境放在一起进行思考和研究,更没有考虑到这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教师课前准备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由局部到整体进行讨论和辨析,让学生学会用全局的眼光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逐步加深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知道每种生物都生活在各自的特定环境中,它们既利用环境资源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使种群得以延续。同时,它们自身也是构成环境的重要因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统
    上传时间:03-19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学情分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课程名称:生态系统的组成学科:生物年级:八年级下册版本:济南出版社假设你是这片湿地里的一只水鸟,想象一下:1.当下雨时会怎样做?2.当鹰飞来时你又会怎么做呢?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概念:一、自主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 阅读P53完成以下问题: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范围: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PPT课件(山东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评记录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评记录:整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轻松愉快,但又环环相扣的活动中完成的。轻松愉快之余会感觉大脑因为学到了很多知识而充实劳累,从这点感受就可以看得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该节课的成功来源于张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也看出了高新区生物团队的教研能力和合作能力。深入观察这节课,会发现有以下几个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情境导入来源于身边生活,很熟悉;但又引出了新知识,很陌生,熟悉和陌生之间碰撞出了火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情境导入后的问题提出紧扣本堂课的主干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从而一开始就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的思考沿着本堂课的目标前进。2.整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采用白浪湿地池塘为沙盘,演绎出了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观评记录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标分析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标分析:本节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一级主题“生物与环境”下“生物与环境形成生态系统”中的内容。任何生境中都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每种生物都离不开它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并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具体的实例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根据以上信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判断某具体实例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课标分析_张善鹏_初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组成(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doc

    课题:6-1-1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力目标:收集、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主持人主持(播放优美的录象)同学们。再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看了刚才的录象,假如你现在正置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课名生态系统的组成(第一课时)周永梅学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2、了解生态系统中非生物成分的作用3、了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定义、作用和关系三、学习者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八年级下的内容。是七年级和八年级内容的综合运用和理解。此时八年级学生已经将植物光合作用、动物的捕食行为、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及动植物的分类等内容已了解。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八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趋于完善,因此本节课利用的是学生分组探究学的方法授课。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体验找到已学的知识和新学的知识(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脑中自己产生新的图示。同时,青少年还有这对于未知的好奇,而本节课就是通过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课后反思(山东省县级优课).doc

    课后反思本节课开篇以一段莱西市姜山湿地视频配上动听音乐,一下就将学生带入如画的自然景观中,从而激起学生兴趣。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设计有效的的问题例如“假如你是一只水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结合学生身边实际例如校园花坛、家门口的菜地等,给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同时,采用“分角色、争功、说联系”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上传时间:10-22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课后反思(山东省县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