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广 西县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2-04T06:56:40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

2.根据实例说明大陆漂移说。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能够在图上指出七大板块。

4.结合地图了解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及原因。

学习过程: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

大陆漂移

创立者:德国科学家_______。

科学证据: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基本_____;两块大陆的古老地层_____;两块大陆的_______相近。

阅读甲、乙两幅图,根据大陆漂移说,对图中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主要划分为七大板块:_____板块、非洲板块、_______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_______板块。

(2)各大板块在不断地_____着。板块之间的_____运动,在陆地上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使海洋缩小,甚至消失,隆起形成_________,如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_______________的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_____、_____现象。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图,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现象。

《海陆变迁》教学资源

  • [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河南省市级优课).doc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海陆的变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过程 环节 活动实施 能力培养 情感培养 反思 引入 通过沧海桑田成语小故事导入新课, 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对事物变换的情感 由近及远 一、海陆在变迁 通过实例研究海陆在变迁 培养观察、感知、分析的能力 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有感性到理性 演示海陆变迁的动态效果,探究海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河南省市级优课).doc
  • [素材] 《第四节 海陆变迁》校图(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温馨提醒:你的疑问: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校图(广东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doc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点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海陆变迁,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拼图、利用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演示过程等活动突破重难点,促进学生发挥潜能。 三、知识与技能1.能举例说明海陆变迁、知道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2.对照地图简要说明世界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3.探究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培养学生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点的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2.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海陆变迁》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沧海桑田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山西省省级优课).doc
  • [素材]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1(福建省市级优课)-许旭.ppt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证据不足,大陆漂移的动力是?因探测手段限制,还无法检测地壳之下有什么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像贝多芬梵高的作品禁得起时间的考验小游戏: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1(福建省市级优课)-许旭.ppt
  • [课件]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学习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2、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大陆漂移海底探索海底扩张规则说明: 1、看清题目,心中有案2、轻点屏幕,抢到请答3、回答清晰,倾听认真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下列现象与形成原因的连线错误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发现岩层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地壳抬升。 B.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有古河流及水井等遗迹——地壳下沉。 C.欧洲的荷兰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平面—海水侵蚀。 D.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广东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docx

    导入:幽灵岛事件(1分钟)总结:海陆变迁种种原因(5分钟)发问:全球大陆板块的是否也存在变迁复习:七大洲(展示)(2分钟)观察:南美洲和非洲的容易混淆地方学生活动:大陆漂移和魏格纳故事(5分钟)学生展示成果:地层、动植物等(5分钟)过渡(播放视频):证据证明假说是合理正确的,但驱动大陆漂移的力量是什么?我们看一个有名的电影动画(播放冰河世纪4),思考驱动的力量是什么?(3分钟)动画演示:地震火山与板块之间关系(5分钟)材料:全球火山地震分布图学生活动:推测板块数量并命名,画出界限,解释原因。(5分钟)GoogleEarth应用:最近几次地震火山活动地点,解释在哪些板块交界处。(5分钟)总结知识点框架: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作业:撰写地震知识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广东省省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第四节海陆变迁【学习目标】:1.认识海陆是变动的,并能解释海陆变迁的地理现象。2.了解大陆漂移的基本观点,理解该假说的基本证据。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认识两大火山地震带的位置,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和难点】: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2.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还原真相】:“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陆地或陆地变海洋,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东非大裂谷在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教学过程】:大陆漂移假说【自主先学】阅读教材P41页,结合图2-53,完成填空,2分钟1.提出者:____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板块构造学说和火山地震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教材内容包括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内容,举例解释山脉、海洋的形成。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火山地震灾害,掌握正确的防震方法。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运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变化。3、说出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教学难点:利用想象讨论板块相对移动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doc
  • [课件]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福建省市级优课).ppt

    小游戏:地震发生时该怎么办?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PPT课件(福建省市级优课).ppt
  • [教案]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姓名:刘冰2.4海陆变迁【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2.根据实例说明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联系生活现象,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原因。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解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难点: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解释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协作参与课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师生
    上传时间:12-04
    《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部级优课).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