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发布时间:12-04T07:46:23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3.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3、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明白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难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景观,之后提出问题: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资源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反思:龙永明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遵循“少教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来构建一堂较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在我校地理组老师认真点评后,我对自已的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梳理后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方法得当,。情境导入部分,出示图片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台湾地区景观图,并找自已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对台湾的玉山、阿里山等地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歌声中迅速的进入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上将台湾省的范围与位置顺序进行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docx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新课标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教材分析】台湾是中国地理的4个必学区域之一,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发展特色,进一步掌握学习地理区域的一般方法。本节课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地理学习,部分学生们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第七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省区这一尺度的区域地理学习要求有基本的了解和适应,但不善于利用地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由于台湾是我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县级优课).docx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环境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3.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3、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及台湾海峡的位置,归纳其地理特征。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3.了解台湾岛丰富的自然资源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提出探究思路,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海峡两岸人民正在为实现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3、使学生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学重点:1、能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的位置、范围、组成部分。2、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以及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台湾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绘制台湾简略图教学方法:读图法、填图法、讨论法、画图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台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台湾的代表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被称为“祖国的宝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了解台湾!学:学生自学课本完成下列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3.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自学指导(一)—位置与范围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8页,结合图8-23、8-24,完成下列任务:1、读图8-23,台湾省位于中国的______。2、读图8-24,台湾省西隔_____海峡与_____省相望,南临_____海,东临____洋,北临____海。3、找出台湾省的主体—台湾岛,附近岛屿—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2分钟后指图检测!(1)说出台湾省在中国的地理方位。(2)说出台湾省北临___海,东临___洋,南临___海,西隔__海峡与___相望。(3)找出北回归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以及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 台湾省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法运用 读图分析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投影展示日月潭、阿里山等图片,引导:这些景观是我国哪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省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3.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4.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愿我国早日实现统一。俯瞰宝岛千里台疆水上浮,雪浪银涛环四面。——【清】黄逢旭树是珊瑚花似玉果然过海便神仙台湾省的范围组成和地理位置1200E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宁 夏县级优课).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