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发布时间:12-04T06:33:43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

与经济发展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3.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自学指导(一)—位置与范围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8页,结合图8-23、

8-24,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8-23,台湾省位于中国的______。

2、读图8-24,台湾省西隔_____海峡与_____省相望,南临_____海,东临____洋,北临____海。

3、找出台湾省的主体—台湾岛,附近岛屿—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

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2分钟后指图检测!

(1)说出台湾省在中国的地理方位。

(2)说出台湾省北临___海,东临___洋,南临___海,

西隔__海峡与___相望。

(3)找出北回归线并说出穿过台湾的那个部位。

检测一: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北回归线

台湾省是否就是台湾岛吗?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资源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学习重点 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明白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难点 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个人授课个性修订 【新课导入】多媒体投影台湾明星的图片(提问)这些明星来自于中国的哪个省啊?(答)台湾省(讲述)台湾省人杰地灵,不光有众多受欢迎的明星,还有美丽的风景,丰富的资源,被称为我国的宝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一起学习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板书】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新课讲解】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地理概况,首先来看台湾的位置与范围【板书】活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反思(宁 夏县级优课).doc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后反思本节课我主要以余光中的乡愁引入新课,在浓郁的思乡之情中开始了这节课。授课过程中主要分“组成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三个方面。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授课内容上,我将对台湾纬度位置的认识与气候物产联系起来,同时,有机地将自然、人文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加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是我国的宝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本节课主要用阿里山和日月潭两段小视频作为印子,引出台湾省的地形和河流,同事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反思(宁 夏县级优课).doc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重视结论的同时更强调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读图、分析、归纳、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地理图表中观察分析,在活动探究中交流合作,在归纳评价中感悟提高,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感化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台湾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中第三节内容,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
    上传时间:02-19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教学方法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doc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1(河北省省级优课)-刘金茹.ppt

    *1、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省份是()A.江苏省B.福建省C.浙江省D.山东省B2、台湾省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A.温带季风B.温带海洋C.亚热带季风D.热带季风C3、台湾省的主要地形是()A.山地B.盆地C.平原D.丘陵A4、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A.海盐B.稻米C.樟脑D.茶叶5、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海南岛B.台湾岛C.崇明岛D.香港岛6、下列美誉中,不属于台湾的是()A.东方甜岛B.森林宝库C.海上米仓D.购物天堂C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1(河北省省级优课)-刘金茹.ppt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课件2第节湖南省蓝山县第一兰龙8第章阿里山台北故宫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台北故宫南湾阿里山高雄市鹅銮鼻公园三义木雕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湖南省县级优课).ppt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3.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2、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3、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台湾的位置范围;台湾的自然地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doc
  • [课件]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阿里山日月潭101大厦赤嵌楼始建于1653年,为台湾著名的古迹。杨桃莲雾芒果菠萝水果之乡台湾西隔_________与_____省相望,东临______,南临_______,北临______。台湾海峡福建太平洋南海一一、台湾的位置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经过台湾中南部。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PPT课件(安徽省县级优课).ppt
  • [素材]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反思:龙永明本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遵循“少教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理念,来构建一堂较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归纳地理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区域地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还不少,尤其是在我校地理组老师认真点评后,我对自已的教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梳理后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方法得当,。情境导入部分,出示图片和音乐《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台湾地区景观图,并找自已熟悉的地方。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对台湾的玉山、阿里山等地方有了感性的认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愉悦歌声中迅速的进入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内容上将台湾省的范围与位置顺序进行更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教学反思(湖南省县级优课).docx
  • [教案]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内容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规律和知识量,有一定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能动性,要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课堂活动,获得知识与技
    上传时间:12-04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宁 夏市级优课).docx